第811章 儿臣求见-《称帝二字,老娘都说倦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皇女们真的只是为了争夺皇位吗?

    周崇分辨不清楚。

    但他明白,如果想要一生平安,皇位是皇女们的最大的,最稳固的保障。

    他忧心。

    武云雪就算现在答应了武云昭的条件,换得生机,以后呢?

    争斗的欲//火会不会重燃并烧得更加熊熊呢?

    杀手都被解决掉了。

    武云昭的手里还握着阳教的教主。

    自从那日早晨后,武云昭一直没动过他,没跟他说过话。那位傲慢的教主就像一只被圈养的小猪一样,被武云昭派人每日投喂,除了吃喝拉撒之外,做不了任何其他的事情。

    其实,武云昭挺能理解阳教建立的目的和这位教主的雄心的。

    不过,论事要一码分一码。

    这教主打算搞男权运动无所谓,但不能害无辜。

    他既然做出了害无辜的事情,无论他做事的起因为何,都必须受到惩罚。

    武云昭打定了主意,她要砍他的头。

    但砍头之前,她要利用他,将阳教拔除。

    阳教的追求目标太偏激,任其发展的话,必会造成天下大乱,唯有除之,方能安心。

    考虑到这一点,武云昭仰头长叹:“老娘又该监斩了。”

    顾潜山笑着打趣:“斩头小能手!”

    武云昭怨念。

    顾潜山突然道:“要不跟你老娘要点儿资金扩建监狱?”

    武云昭撅嘴道:“怎么听起来怪怪的。”

    顾潜山道:“呐,这种教派案件中,不是每个人都要砍头的,大部分都不用,不住监狱,住哪儿?你们明岚监狱够吗?”

    武云昭道:“不是每个犯事的都要入监狱而且也不是每个犯事的都要入皇城。我敢打包票,皇城里这帮没机会住监狱,一定会被我那老娘下旨咔嚓。”

    果然,半个月后,菜市口又上演了一幕血腥大戏。

    演员包括七皇子的探花郎郑玲玲在内。

    七皇子与郑玲玲没有真感情,看着一同生活几个月的枕边人逝去,只是伤感了几天,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了。

    比较倒霉的是武云昭。

    前后不到一个月,武云昭在菜市口斩了将近三百人,前无古人,想必,后无来者。

    她的功劳太过血腥,于是受到了群臣弹劾。

    这一次,为了平众怒,武明则没有维护她,下了一道旨意,让她去明岚国各地清剿阳教余孽并监察地方官员作为。

    武云昭粗略算了算,这路行程至少得花费小三年时间。

    出行队伍离开了皇城。

    马车里,婉莲不出意外地又再为武云昭抱不平,愤愤道:“殿下,怎么吃力不讨好的活儿都让您干了。大殿下和二殿下什么都没做,竟然能舒舒服服住皇城,太不公平了。”

    武云昭道:“丫头,嫩点儿!”

    婉莲一时没听懂,问道:“殿下,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武云昭道;“你家殿下我若是不离开皇城,唯有死路一条。”

    婉莲被武云昭的严肃语气吓了一跳,急问:“为什么呀?”

    武云昭笑道:“我得罪的人多啊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母亲明着逐我外出,实则保我平安。”

    婉莲道:“是这样吗?可殿下,您是皇女啊,陛下还那么重视你,谁敢背后给你下绊子。奴婢觉得,您还是亏了。费力不讨好!”

    武云昭笑笑道:“府尹监察各地府衙也是职责所在,你就当我出来是办这个的吧。咱们第一站是哪儿?”

    婉莲没办法,也懂言多必失,祸从口出的道理,想着,既然殿下不在意,她也就不在意了,拿出地图和官员资料,给武云昭念接下来会到什么地方,碰上什么人。

    半个月后,皇宫中在处理政务的武明则拿着武云昭送上的奏折,摇头失笑。

    玉莹贴心询问:“陛下,有好事儿发生吗?”

    武明则道:“好,可不是好嘛。唉,我这闺女啊,她是要颠覆我明岚上下啊。”

    玉莹闻言,心惊肉跳,心说:“三殿下不至于吧。”

    武明则道:“不是大事,斩了几个小县令。”

    玉莹松了口气,笑道:“一定是又被三殿下查出背后事了。”

    武明则点头,叹道:“前前后后又十几个,我明岚怎么就没有洁身自好的好官呢。”

    玉莹劝道:“陛下,民间常言,天高皇帝远。这些事情在每朝都有,您不必为此烦忧。”

    武明则道:“朕哪里会不懂这些,朕烦忧的是,呵呵,这闺女一个、一个斩,朕上哪儿找替补的人啊。”

    玉莹忍笑道:“陛下,要不给三殿下传个话,让她手下留情?”

    武明则道:“算了。她喜欢杀就杀吧。玉莹,去把丞相、尚书给朕传来,她们手底下应该有不错的人选。”

    玉莹道;“是,陛下!”

    距离皇城千里外的小县城里,武云昭正坐在县衙大堂,“明镜高悬”匾额之后。

    堂上,被摘了官帽、剥了官服的本地县令跪在地上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一旁,婉莲正捧着认罪状,一条、一条念着那官儿的罪行。现在,她已经念到第十八条了。

    门口,百姓们簇拥着,一个个咬牙切齿,目露凶光,恨不得将那官儿吃了。

    一盏茶功夫后,婉莲念完了五十八条罪行。

    武云昭靠坐在宽大的椅子上,懒洋洋开口:“本殿下查的没错吧。那谁,你认不认?”

    那官儿哪里敢说不认啊,泪流满面地求开恩。

    听到官儿认了罪,袁菲抓着他的手,按了手印。在这一路上,她做这差事多次,很顺手了。

    武云昭接过按好手印的罪状,扫一眼,略翻一翻,然后放在桌上,用惊堂木一压,淡淡道:“拉出去,斩了!”

    在那官儿惊惧、凄厉的惨呼声中,百姓们纷纷跪地,感谢武云昭为他们讨回公道。

    袁菲大声喊道:“乡亲们,别激动啊。三殿下明察秋毫,你们有什么冤情,可速速告来。大家伙儿别急,别抢,别闹,排队,排队啊。”

    衙役们帮忙维持秩序。

    婉莲看到这情景,为武云昭感到骄傲,十分开心。

    场面还得乱一阵子。百姓们也得准备状子什么的。

    婉莲道:“殿下,先去歇会儿吧。”

    武云昭道:“也好,等准备好了再来叫我?”起身,走进内堂。

    茶喝到一半,点心用了半盘之际,袁菲快步走了进来,将一封信交给武云昭,跟着禀道:“殿下,陛下专门跟您送来了四季衣衫,黄金千两,白银万两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