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…… 乔晚凝在路上被康鸿远截住。 “乔小姐,可否移步一叙?” “去哪儿?大理寺?”乔晚凝笑问。 “乔小姐选择去哪里?” 乔晚凝想想,“不如喝口茶,清清火气?” “好。” 康鸿远并未将乔晚凝带到茶楼,而是来到城郊一户农家。 “鸿远?”开门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农夫。 “师父,我带乔小姐来喝师娘沏的茶。”康鸿远直言。 老农夫向乔晚凝望去,“瞧这眉眼倒是与雪梅有些像。” 这话齐夫人也说过,乔晚凝不觉得敷衍。 “谁来了?鸿远?”一位农妇也迎到门口,“咦”了一声,上下打量眼前这位面遮白纱的女子,“这就是雪梅家的孩子?” “二位是……” 乔晚凝想,康鸿远一定早就打主意将她带到这里,若她说吃饭,他便一定会说来吃师娘做的饭。 这对老夫妇看着挺面善,提到原主母亲的名字,也很客气,没有什么鄙夷之色。 康鸿远道,“我师父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大理寺捕头年琚。当年你外祖母与两位舅舅被敌国细作掳绑,就是年捕头最先发觉且禀报大理寺卿,可惜无人相信是敌国细作而为,朝廷起初只当是有人故意利用他们挑拨。唯有你的母亲相信年捕头,快马加鞭赶去边疆报信,让你外公有了准备。” “罢了,不要提了。”年琚摆摆手,“我也并没有帮了什么忙,还害了雪梅。若当初去边疆报信的人是我,雪梅也不会……” “是我当年即将临盆,私心不让夫君离开。”农妇一脸愧疚,“可惜,我那老来子也没有保住,还坏了身子,注定此生与子女无缘……也是报应啊。” “你们是犯不着亲自跑一趟,自家的事自家人去做也是应该的。”乔晚凝没有理由责怪年琚夫妇。 要责怪,也该怪天璃朝廷。若他们收到消息后及时布控,敌国细作想要将谭老夫人母子带离天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 “所以,我娘当年是收到消息后去给外公报信,并非是跟在外祖母他们身后追到边疆?” 第(2/3)页